南宁恒企会计培训
咨询热线:19603906085

新闻详情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新闻

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机构名称:南宁恒企会计培训

发布时间:2015-12-02 15:14:11 热度:379

第一节 财务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一、财务分析内容

  财务分析信息的需求者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企业经营决策者和政府等。

所有者,关心其资本的保值和增值状况,主要进行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债权人,主要进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同时也关注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经营决策者,主要进行包括偿债能力、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等各方面综合分析,并关注企业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政府,兼具多重身份,既是宏观经济管理者,又是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和重要的市场参与者。

  财务分析的内容:偿债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发展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五个方面。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找出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中差异与问题。分为:趋势分析法、横向比较法和预算差异分析法。

具体运用:①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反映长期趋势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反映短期趋势

②会计报表的比较           ③会计报表项目构成的比较

  注意问题:1.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2.应剔除偶发性项目的影响,3.应运用例外原则。

(二)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各种比率指标来确定财务活动变动程度的方法。包括:构成比率、效率比率、相关比率

效率比率,是某项财务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率,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如利润率类指标。

相关比率,是以某个项目和与其有关但又不同的项目加以对比所得的比率

  注意点:①对比项目的相关性②对比口径的一致性③衡量标准的科学性。

  (三)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包括:连环替代法、差额分析法 

  注意:1.因素分解的关联性。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4.计算结果的假定性。

  三、财务分析的局限性包括资料来源、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四、财务评价是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的总结、考核和评价,是综合考核。目前我国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主要使用的是功效系数法。

 功效系数法又叫功效函数法,它根据多目标规划原理,首先对每一项评价指标确定一个满意值和不允许值,再经过加权平均进行综合,从而评价被研究对象的综合状况。

第二节 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每元“流动负债”由多少XX资产保障。指标包括:营运资金、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1.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但该比率较易人为操纵,营业周期短、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快的企业其流动比率可以低一些。

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变现,称为速动资产;重要影响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4.现金比率=(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①现金比率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②0.2的现金比率就可以接受。③比率过高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涉及债务的均为“负债总额”。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①营业周期短的企业,资产周转速度快,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②流动资产占的比率比较大的企业可以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③兴旺期间的企业可适当提高资产负债率;

④利率提高和通货膨胀率影响,加大实际利率水平,增加偿债压力,应降低资产负债率;

  2.产权比率(资本负债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100%

①当企业的资产收益率大于负债成本率时,负债经营有利于提高资金收益率,这时的产权比率可适当高些。②产权比率高,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3.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权益乘数=1+产权比率=1/(1-资产负债率)

4.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全部利息费用(包括资本化利息)

①利息保障倍数至少要大于1(国际公认标准为3)。②在短期内,利息保障倍数小于1也仍然具有利息支付能力。③在分析时需要比较企业连续多个会计年度(如5年)的利息保障倍数。

  (三)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1.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或授信额度。2.资产质量。3.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也会加大企业偿债义务。4.经营租赁,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二、营运能力分析

  (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1.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提示】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周转天数越短表明应收账款管理效率越高

注意:①销售收入使用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②应收账款包括 “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③应收账款应为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④应收账款周转率最好使用多个时点的平均数,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提示】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占用水平越低,会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及盈利能力。

注意:①存货周转率的高低应注意行业的可比性;②反映的是存货整体的周转情况;③应结合应收账款周转情况和信用政策进行分析。

  3.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二)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注意:①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②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结构合理,利用效率高

  (三)总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总额

  如果资金占用的波动性较大,应按照各月份的资金占用额计算。如:

  季平均占用额=(1/2季初+第一月末+第二月末+1/2季末)÷3

  三、盈利能力分析

销售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收入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总资产)×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100%

  四、发展能力分析

销售收入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增长额/上年销售收入×100%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资本积累率(所有者权益增长率)=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100%

(1+资本三年平均增长率)3=本年数额/三年前的数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期末所有者权益÷期初所有者权益×100%

除受企业经营成果的影响外,还受企业利润分配政策和投入资本的影响

  五、现金流量分析

  (一) 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销售收入

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企业平均资产总额×100%

【提示】它说明企业全部资产产生现金的能力

  (二)收益质量分析

净收益营运指数=经营净收益÷净利润

其中:经营净收益=净利润-非经营净收益

非经营净收益是指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所产生的投资收益、财务费用和营业外收支等。

净收益营运指数越小,,收益质量越差,可持续性较低。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经营所得现金

其中,经营所得现金=经营净收益+非付现费用

①现金营运指数小于1,说明一部分收益尚未取得现金,收益质量低。

②现金营运指数小于1,取得收益的代价增加了,同样的收益代表着较差的业绩。

                     第三节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一、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一)每股收益

  1.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北能股加权平均数

①发行新股应按照时间权数进行加权计算(加到分母中去)。回购股份也应按照时间进行加权计算(从分母中减去)。②送红股新增的股数,可以直接计入分母。(资本不变动)

  2.稀释每股收益

  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释性。稀释每股收益,就是在考虑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对每股收益稀释作用之后,所计算出的每股收益。

可转换债券  ①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利息的税后影响额,②分母的调整项目为假定转换为普通股的股数加权平均数。

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①分子一般不变;②分母的调整项目为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同时还应考虑时间权数。

3.①每股收益是一个综合性的盈利概念②每股收益越高,表明投资价值越大,但不能反映股票的风险水平。

(二)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每股股利影响因素:获利能力、股利发放政策和投资机会

股利发放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

(三)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市盈率反映了市场上投资者对股票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预期。

影响因素:①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成长性。②投资者所获取报酬率的稳定性。③市盈率也受到利率水平变动的影响(反向变化)。

使用市盈率进行分析的前提是每股收益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如果每股收益很小或接近亏损,会导致市盈率极高,但此时很高的市盈率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四)每股净资产=期末净资产/期末发行在外的股股数

分析:①该项指标是理论上股票的最低价值。②利用该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可以衡量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

(五)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但有时较低市净率反映的可能是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不良预期。

二、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是对过去经营状况的评价以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判断,是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解释,是对风险的揭示,也是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预期。

(1)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其信息披露在年报中“董事会报告”部分中出现。(2)我国也基本实行强制与自愿相结合这种原则。

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1)报告期间经营业绩变动的解释;(2)企业未来发展的前瞻性信息。

第四节 财务评价与考核

  综合分析的意义在于能够全面、正确地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一、企业综合绩效分析的方法,传统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和沃尔评分法等

(一)杜邦分析法 是利用各主要财务比率指标间的内在联系,对企业财务状况及经济效益进行综合系统分析评价的方法。

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核心)=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平均资产/平均权益=1/(1-资产负债率)

  (二)沃尔评分法

  1.传统的沃尔评分法选择七种财务比率

  指标评分=标准分值×(实际比率/标准比率)

  【存在的问题】1.未能证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七个指标;2.未能证明每个指标所占比重的合理性;  3.当某一个指标严重异常时,会对综合指数产生不合逻辑的重大影响。

2.现代沃尔评分法

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成长能力,大致可按5∶3∶2的比重来分配。

每分比率差=(最高比率-标准比率)/(最高评分-标准评分)

调整分=(实际比率-标准比率)/每分比率差

  二、综合绩效评价是一般是站在企业所有者(投资人)的角度进行的。

  (一)综合绩效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

财务绩效

管理绩效

基本指标

修正指标

评议指标

盈利能力状况

净资产收益率

总资产报酬率

销售(营业)利润率

利润现金保障倍数

成本费用利润率

资本收益率

战略管理

发展创新

经营决策

风险控制

基础管理

人力资源

行业影响

社会贡献

资产质量状况

总资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

不良资产比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资产现金回收率

债务风险状况

资产负债率

已获利息倍数

速动比率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

带息负债比率

或有负债比率

经营增长状况

销售(营业)增长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销售(营业)利润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

技术投入比率

 

(三)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计分方法

财务绩效占分70%,管理绩效占分30%

绩效改进度=本期绩效评价分数/基期绩效评价分数

  绩效改进度大于1,说明经营绩效上升。

 

@南宁恒企会计培训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2024076803号 技术支持:51搜课

该文章有用户自行上传发布,如有侵权内容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电话咨询 在线客服 返回顶部